|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3:30-13:40 | 专题发言 |
鼻内镜下经鼻腔翼突上入路蝶窦侧隐窝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
曹志伟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 2 | 13:40-13:50 | 专题发言 |
鼻咽颅底病变患者颈内动脉处理方案 |
翟 翔 | 天津市环湖医院 |
| 3 | 13:50-14:00 | 专题发言 |
内镜经鼻巨大前颅底缺损重建 |
赵卫东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4:00-14:06 | 论文发言 |
经鼻内镜吲哚菁绿荧光成像引导鼻及颅底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
梁霆锋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 2 | 14:06-14:12 | 论文发言 |
累及颈内动脉的复发性鼻咽癌诊疗方案 |
王再兴 | 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 |
| 3 | 14:12-14:18 | 论文发言 |
鼻窦可降解药物支架治疗右侧额窦巨大骨化纤维瘤术后额窦狭窄 |
刘雨彤 | 吉林大学 |
| 4 | 14:18-14:24 | 论文发言 |
海绵窦三叉神经鞘瘤的经鼻内镜手术治疗 |
于焕新 | 天津市环湖医院 |
| 5 | 14:24-14:30 | 论文发言 |
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颅底坏死——颈动脉爆裂综合征评估、预防和抢救策略 |
邓慧仪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 6 | 14:30-14:36 | 论文发言 |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鼻颅底肿瘤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
张德慧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7 | 14:36-14:42 | 论文发言 |
内镜经蝶非侵袭性促生长激素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12年回顾 |
张维天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 8 | 14:42-14:48 | 论文发言 |
10例原发性颞下窝炎症性病变的特征和治疗及转归分析 |
陈福权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9 | 14:48-14:54 | 论文发言 |
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临床特征与治疗策略研究 |
薛 涛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0 | 14:54-15:00 | 论文发言 |
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爆裂综合征的术前影像评估:CTA与DSA的假阴性分析与临床对策 |
章 华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00-15:15 | 专题会 |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生物靶向治疗进展 |
王成硕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15-15:30 | 专题会 |
CRSwNP患者的疾病负担和精准治疗—— 2型炎症的启示 |
吕 威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5:30-16:20 | 圆桌讨论 |
鼻颅底外科新征程:突破与展望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6:20-16:50 | 专题会 |
慢性鼻窦炎内镜手术- 我的临床关注点 |
史剑波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 | 16:50-16:56 | 论文发言 |
手术治疗初发早期鼻咽恶性肿瘤的可行性与临床意义:基于循证医学和辽沈地区真实世界研究的评价 |
魏宏权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2 | 16:56-17:02 | 论文发言 |
整合MR影像组学与免疫评分的多组学模型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颞叶损伤的预测 |
钟 准 | 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海口市妇女儿童医院) |
| 3 | 17:02-17:08 | 论文发言 |
鼻腔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术前、手术及术后的综合治疗 |
李晓光 | 南京同仁医院有限公司 |
| 4 | 17:08-17:14 | 论文发言 |
SPP1通过激活WNT3a/β-catenin信号,促进CDC25C和CCNA2表达,导致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细胞增殖 |
汤文睿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 5 | 17:14-17:20 | 论文发言 |
鼻部肿瘤切除术后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外鼻骨性结构重建1例 |
郑念真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6 | 17:20-17:26 | 论文发言 |
基于类器官研究的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综合治疗方式的探索 |
刘 全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 7 | 17:26-17:32 | 论文发言 |
Prelacrimal Recess-Pterygoid Window Approach to the Sphenoidal Lateral Recess Skull Base Defects |
黄振校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 8 | 17:32-17:38 | 论文发言 |
基于血液学指标和临床特征预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的临床预测模型 |
孙 凯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 9 | 17:38-17:44 | 论文发言 |
局晚期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不同新辅助治疗模式间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
张 洋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 10 | 17:44-17:50 | 论文发言 |
鼻咽癌放疗后构音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开发与验证:一项多因素临床队列研究 |
李 帆 | 重庆市人民医院 |